近日,儲能系統龍頭企業陽光電源(300274.SZ)披露2021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1.37億元,同比增長25.15%;凈利潤15.83億元,同比減少3.7億元。
有一個現象是,二級市場上陽光電源的股票于4月20日大幅下挫,似乎對陽光電源的年報不滿意。實際情況是,陽光電源2021年因計提應收賬款、存貨等減值損失4.8億元;以及去年定增的股份將于4月22日解除限售。
陽光電源在儲能市場有非常亮眼的表現:2021年儲能系統營業收入達到31.4億元,較2020年的14.1億元同比大增168.5%。
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業務營業收入比重,也由上一年度的6.06%迅速上升至13%。值得注意的是,陽光電源全年儲能系統出貨量呈幾何級增長,2021年全球發貨量達3GWh,較上一年度的800MWh提升275%,連續5年位居第一!
陽光電源儲能業務詳解
據了解,在業務模式上,陽光電源主要從事儲能系統集成,采取無電芯戰略,即除了電芯外購外,PCS、PACK、EMS、BMS均自主研發生產,以保證整個系統的深度耦合,陽光電源1500V全場景儲能系統解決方案已成為當前光儲平價上網壓力下,新能源+儲能實現規模化發展的關鍵支撐技術。
2021年,陽光電源簽約的單個儲能系統最大項目容量達900MWh,并有多個示范項目落地,其中包括三峽烏蘭察布源網荷儲一體化示范項目、東南亞136.24MWh最大光儲融合電站、以色列430MWh最大儲能項目等。
在客戶結構方面,陽光電源既有的逆變器與儲能業務客戶具有較高的重合性,在市場開拓方面均有先發優勢。作為國內最早涉足儲能領域的企業之一,陽光電源儲能系統廣泛應用在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眾多國家。
其中,報告期內,陽光電源液冷儲能系統海外市場首發,延續液冷更好均溫、更低功耗特點,創新嵌入“簇級管理器”,解決電池“木桶效應”難題,同時支持新舊電池混用,進一步降低LCOS;針對未來蓬勃發展的戶用和分布式光伏給電網帶來的壓力,公司發力家庭和工商業儲能系統,推出5-10kW/9.6-102.4kWh家庭儲能系統和50kW-1MW/2-5h分布式儲能系統,已在全球市場得到批量應用。
來自證券時報方面的報道稱,隨著風光大基地配儲要求、浙江廣東等地分時電價政策的完善,發電側和用戶側儲能需求有望釋放。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陽光電源儲能業務主要為儲能系統集成,按照1-1.5元/Wh的儲能系統成本測算,該業務單位價值量約為逆變器的5-7倍。即使在原材料成本大幅上漲的情況下,今年儲能裝機仍達到翻倍增長,隨著明年原材料價格回落,儲能市場需求有望超預期。
市場需求擴張,陽光電源的產能擴建也在路上:2021年,陽光電源完成定增募資36.23億元用于100GW新能源發電裝備制造基地、研發創新中心擴建、全球營銷服務體系等項目建設,投產后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逆變器產品產能將分別新增70GW、15GW、15GW。
巨大的儲能市場
展望未來,巨大的儲能市場還有待陽光能源去挖掘。
從政策層面看,儲能領域正處于新的發展周期。3月底,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就《南方區域電力并網運行管理實施細則》《南方區域電力輔助服務管理實施細則》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獨立儲能電站作為新主體納入南方區域“兩個細則”管理。在補償上,獨立儲能電站參照煤機深度調幅第二檔的補償標準。
同時,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并設定了新型儲能的發展目標——到2025年,從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電化學儲能技術近一步提升,系統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數據分析公司GlobalData預測,在成本不斷下降、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續增長的背景下,到2026年,全球儲能市場規模有望超過690億元人民幣,亞太市場將成為舉足輕重的市場。按國別,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儲能市場。屆時,中國儲能市場規模將超過255億元人民幣。
國內多家券商機構則給出更加樂觀的預期:到2025年,我國儲能投資市場空間或超過4500億元,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
光大證券更是表示:“2020年起至2060年碳中和,儲能投資累計市場空間將達到122萬億人民幣。”
如此巨大的儲能市場,是陽光電源等儲能企業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