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集信息計算力、數據存儲力、網絡運載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已成為賦能我國科技創新,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動能。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超150EFlops,近五年平均增速超過30%,排名全球第二。
新一輪算力的特點
新一輪算力有三個特點:一是集約化建設來減少高能耗;二是應用場景化變多,導致 AI 算力需求不同;三是數據與算力安全不斷被關注,整個基礎設施是否能保證使用的算力安全、數據安全。
算力的作用
監測商業資產。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上,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AI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披露,在上海西岸集團這一應用案例中,基于商湯提供的技術能力,AI 模型能持續檢測區域內超過6800個商業資產,包括樹木、路燈、步道及其他設施。
推進城市建設。AI 算力能推進智慧城市建設與管理、智慧醫療等場景應用。工業城市的發展需要AI算力的助力提升,新材料、智能裝備、新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的發展與算力息息相關。
我國算力發展總規模不斷提高,近五年平均增速超過30%,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需要科學的規劃和指導,《計算中心有效算力評測體系白皮書》便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布的。
《計算中心有效算力評測體系白皮書》正式發布
當前,數字經濟快速發展,對計算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的計算中心評測體系是計算中心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基于此,白皮書定義了計算中心有效算力的概念和內涵,給出了有效算力的評測指標和評測方法,以及有效算力和有效算力評測指標體系的應用場景、標準進展與下一步規劃。
白皮書的發布,將以有效算力為衡量方式牽引計算中心新型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達到以業務應用為牽引、以全棧優化為手段、以節能增效為目標的計算中心建設,提升計算中心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質量,支撐數字經濟等宏觀政策與頂層設計落地。
如何促進算力的進一步發展
我國的算力規模展在過去的五年時間里實現了突破性增長。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成為我國算力發展的關鍵。
據悉,接下來工信部將進一步夯實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算力核心技術攻關,拓展融合創新應用,加快提高算力供給能力,助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在加快算力設施建設上,將全面推進5G網絡和千兆光網建設,加快新型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布局,合理部署超級計算中心,打造若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和數據中心集群。
在促進核心技術研發上,將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推進核心算法等算力關鍵技術的研發突破。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開展聯合攻關,搭建協同創新平臺,在算力領域形成一批原創性、引領性的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工信部將進一步豐富融合應用,強化普惠算力高質量供給。推動全社會上云、用數、賦智,降低算力使用門檻,引導算力供給市場主體按照適度超前原則,配置優質算力資源。推動多元算力服務與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區塊鏈等技術融合創新,支撐工業等重點行業轉型升級。
未來算力相關的新型數據中心、高性能存儲、傳輸網絡等產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快發展算力產業,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將有助于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