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國務院召開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會上講話。
李強指出,要發行并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高質量做好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各項工作。
這是我國時隔4年再次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會議結束當天,浙江、湖北、上海三省份省級政府“一把手”召開本省份部署動員會。
重大決策部署
多位國務院領導出席了國務院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視頻會議。
李強在會上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主持會議。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張國清,國務委員王小洪、吳政隆、諶貽琴出席會議。
李強指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全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抓手。
“各地區各部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扎實完成好‘兩重’建設各項任務。”
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超長期特別國債”已經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為系統解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進程中一些重大項目建設的資金問題,從今年開始擬連續幾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用于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今年先發行1萬億元。
我國曾多次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
最早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是在1998年,最近的一次是2020年,當年發行了一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
今年兩會期間,鄭柵潔在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發行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是一個重大的政策舉措”。
在主要投向方面,鄭柵潔提到,“初步考慮,將重點支持科技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糧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建設。這些領域潛在建設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長,現有資金渠道難以充分滿足要求,亟須加大支持力度。”
科學做好項目篩選
在5月13日的會議上,李強指出,集中力量支持辦好一批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中的大事要事。
要把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結合起來,既要編制完善規劃,加強項目管理,打造一批標志性工程,也要優化制度供給,用改革辦法和創新舉措破解深層次障礙。
要把實物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結合起來,把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結合起來,推動辦好一批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
他還指出,今年要根據戰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項目成熟程度,科學做好項目篩選,爭取早開工、早見效。
“今后幾年的重大任務要與‘十四五’規劃落實相結合,與‘十五五’發展需求相銜接,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在國務院開會的同一天,財政部公布了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的有關安排。
今年一共發行22次,時間是從5月至11月之間,主要集中在三季度。
粵開證券研究院院長羅志恒說,“這個計劃進一步公布,有利于盡快去籌集資金,用于重大戰略項目和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建設。發行的節奏相對比較均衡,基本上每個月都有發行,有利于金融與財政更好去協同配合。”
在5月13日的國務院會議上,李強要求,要統籌用好常規和超常規的各項政策,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協同配合,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
“要更好統籌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更大力度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兩重’建設,把民間投資活力充分激發出來。”
三省份召開落實部署會議
國務院召開會議后,當天,浙江、湖北、上海三省份省級政府“一把手”召開本省份會議,貫徹落實國務院會議精神,部署動員相關工作。
王浩在隨后召開的本省份部署會議上指出,要深刻領會這一重大決策部署的戰略意圖,立即行動起來,吃準吃透政策,要以最快速度、最大努力推動落實。
王浩要求,要牢牢抓住時間窗口期,抓緊謀劃建立“兩重”項目庫,深入謀劃一批科技創新、未來產業、城鄉融合等領域的“大好高”項目,形成“近期可實施、長期有儲備、定期可滾動”的項目庫,力爭有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盤子。
王忠林在本省部署會議上要求,認識要上去,謀劃要精準,論證要做實,服務要有力,責任要壓實。
他說,要強化全局思維,以更寬視野更大力度謀深做實項目;強化戰略思維,切實增強項目謀劃的前瞻性針對性;強化系統思維,堅持鍛長板與補短板相結合。
“要做實前期工作,評估論證要實;項目審批要快,做到急事快辦、難事特辦;開工準備要足,全力強化資金、用地、用能等要素供給。”
上海市市長龔正在貫徹落實會議上指出,要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關鍵領域重大項目謀劃、申報和建設,力爭更多項目納入國家清單。
“要突出重點,優先申報承接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項目,優先申報體現上海特色、孕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項目,優先申報成熟度高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