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沈陽華光精密儀器有限公司
2015年3月5日,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儀器信息網共同發起、組織的“分析儀器產業調研萬里行”(以下簡稱:產業調研)——沈陽華光精密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陽華光)順利成行。沈陽華光董事長徐培實、副總經理丁一接待了調研人員一行。
沈陽華光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專注于大型分析儀器產品的研發、生產、技術支撐與市場推廣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較早研發生產原子吸收光譜儀器的民營企業之一。目前,沈陽華光已經有HG-96和LAB兩大系列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譜儀,HG-96系列產品以火焰原子化器為主,在其基礎上,LAB系列產品增加了石墨爐原子化器和氫化物發生器,且石墨爐原子化器與火焰原子化器能夠自動切換,操作簡便,其中,LAB600等系列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譜儀,在國內同行業中處于技術領先水平,該系列產品也是沈陽華光2015年的主打產品。沈陽華光共獲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6項,其中國際發明專利1項,國內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形設計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
董事長徐培實為調研人員介紹公司的具體情況
徐培實介紹,原子吸收光譜常用的檢測方法有三種: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爐原子吸收和氫化物原子吸收。火焰原子吸收是較常規的檢測方法,能夠檢測大多數金屬如Cu、Zn、Fe等元素,與石墨爐相比,火焰原子吸收靈敏度不高。石墨爐原子吸收的靈敏度比火焰原子吸收提高近三個數量級,可測量濃度達到ppb。而某些揮發性元素如Hg、As、Pb等用氫化物原子吸收檢測效果較好。
但是在一臺原子吸收光譜上更換不同的檢測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每次轉換方法的時候都需要將原來的儀器進行拆卸和安裝,給操作帶來很多不便。據徐培實介紹,在國外,氫化物原子吸收比較普及,而國內,原子熒光檢測元素的方法卻比氫化物原子吸收應用普及,主要原因在于氫化物發生器切換不便。因此,如果能夠克服氫化物發生器切換不便的缺陷,在國內將帶來很大的市場商機。
看到此商機以后,在徐培實的帶領下,沈陽華光利用5-6年,成功研發生產了火焰原子吸收、石墨爐原子吸收和新型氫化物發生裝置-介觀流控氫化物發生器一體化的原子吸收光譜儀。將氫化物發生器體積做的很小,改善了原有發生器切換不便的缺陷,真正解決了在同一臺原子吸收光譜儀上原子化器切換不便的問題。
介觀流控技術也是沈陽華光擁有的特色核心技術之一。徐培實介紹:“介觀流控技術的名稱是后來形成的,該項技術之初被稱之為化學分析模塊。介觀流控技術是介于宏觀流控技術和微觀流控技術之間的流控技術,樣品和試劑用量達到μL,樣品和試劑在微型管中流動可以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其原理是在一塊耐化學腐蝕的板材上嵌入可控制液體流動的微型泵、微型網、集液器、化學反應器和檢測器,通過基板上刻制液體流通管路將各元器件按照化學反應原理有機聯接,最后封裝,即形成特定的化學分析模塊。”
沈陽華光采用該項技術研制的LAB600等系列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譜儀在2009年北京BCEIA國際儀器展上,獲得發明金獎和一項國際發明專利。
介觀流控氫化物發生器研發成功以后,徐培實又有了更好的想法。如果將介觀流控技術發展下去,不局限于氫化物發生器,將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除將介觀流控技術應用于原子吸收光譜以外,沈陽華光計劃將模塊化流動技術應用到其他具有化學反應裝置的分析儀器中,甚至在其他領域進行應用和推廣,這也是沈陽華光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談到公司未來的規劃上,徐培實為沈陽華光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計劃:三年內,以LAB系列原子吸收市場推廣為主線,提高市場占有率。五年內,沈陽華光將擁有三種自主知識產權的模塊化流動技術的大型精密儀器產品。十年內,重點開發具有不同化學分析模塊的化學分析儀器。未來,沈陽華光力爭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專業的化學分析模塊核心技術的設計和制造企業,為國內分析企業提供先進和優良的分析儀器專用化學分析模塊,做分析儀器的“CPU”。
附錄:“分析儀器產業調研萬里行”活動介紹
“分析儀器產業調研萬里行”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分析儀器分會、儀器信息網共同組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給予多方指導。近年,國內外經濟比較低迷,石油、化工、制藥、鋼鐵等行業形勢嚴峻,相關儀器行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波及。本次調研活動旨在全面了解國產分析儀器企業發展狀況,以撰寫《2014年中國分析儀器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政府、企業制定發展戰略提供依據。報告編寫取材方式多樣:企業走訪、企業問卷調查、網絡統計調查、用戶調查、座談會等,并承諾給予參與調研的企業單位一份企業版《報告》。產業調研相關企業走訪活動計劃于1月20日正式啟動,截止目前,已經完成北京、濟南、鄭州、武漢、長沙、南昌、杭州、上海、長春、沈陽等多地23家國產分析儀器企業及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走訪調研工作,下一步的走訪調研計劃正在籌備進行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