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2017年北京波譜年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由北京理化分析測試技術學會波普專業委員會主辦,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捷歐路(北京)科貿有限公司、武漢中科牛津波譜技術有限公司聯合贊助。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顏賢忠、清華大學化學系分析中心副主任楊海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向俊鋒、北京微量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涂光忠、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毋艷組成了專業強大的主持陣容,來自核磁共振領域的專家學者、技術骨干、企業代表百余人參加會議研討,多項全新技術和優質新品在會上驚艷亮相。
軍事醫學科學院研究員顏賢忠致開幕詞
此次波譜年會是第十五屆中國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的同期熱點活動之一。據單璐介紹,本次參加年會的人數遠超上屆,來自山西、河北等其他省份的專家及行業骨干都慕名而來,空前的盛況也極大地激發了專家們的學術探討熱情。
會議分上、下午進行,通過主旨、新技術、專題三項單元進行報告與研討。在上午的會議中,中南民族大學教授雷新響作了題為“各向異性參數在結構鑒定中的應用”的科研報告,他表示定向介質在有機小分子應用中存在定向排列太強、峰形耦合復雜的問題。目前,軍事科學院發展了三類液晶定向介質來應對挑戰:基于氧化石墨烯為分子骨架的在DMSO的分析殘留偶極耦合定向介質、基于高分子自組裝的液晶CDCL3、基于小分子組裝的液晶介質(甲醇)。雷新響還展望各向異性參數的應用趨勢,強調了有機分子的手性和絕對構型在未來行業研發中的重要性。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雷新響作“各向異性參數在結構鑒定中的應用”報告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王雨松匯報了“選擇性13C標記在聚合物結構表征中的應用”,他談到了對當前核磁共振檢測領域發展的見解,主張行業內要面向需求,加強與多學科之間的聯動,要學會將其他學科成果使用到核磁技術中,攻克難點。
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王雨松講解選擇性13C標記在聚合物結構表征中的應用
在新技術報告環節,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核磁應用部門經理單璐、捷歐路(北京)科貿有限公司促銷部NMR高級經理葉躍奇、武漢中科牛津波譜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華依次介紹了各自公司在核磁共振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及最新產品。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NMR解決方案將成為研究人員跨學科NMR分析的強大助力,新方案包含新一代核磁共振電子控制臺AVANCE NEO、TopSpin 4軟件、TopSolids模塊、iProbe™平臺等產品、技術新軍。更好的性能、靈活性和穩定性是新產品的突出優勢。
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核磁應用部門經理單璐介紹新型NMR解決方案
捷歐路(北京)科貿有限公司的新固體NMR 2mmMAS 探針是去年剛剛推出的新品,搭配最新軟件Delta with craft在定量分析上非常方便,在保證譜圖分辨率的前提下大幅提高速度。據透露,捷歐路Delta5.2 with craft也即將于今年冬天與用戶見面。
捷歐路(北京)科貿有限公司促銷部NMR高級經理葉躍奇介紹新固體NMR 2mmMAS 探針工作原理
武漢中科牛津波譜技術有限公司充分發展國外伙伴關系,自主生產新型400HZ核磁共振檢測儀部分儀器已經完成安裝交付用戶使用。核磁共振檢測儀的超導磁體在于英國牛津公司聯合生產,自主設計生產的自動進樣器操作簡便樣品定位準確,適用各種400兆磁體。與新整機配套的新核磁軟件功能強大完整,用戶界面友好,也即將同期推向市場。該產品從去年10月份參加國內招標以來已有8個整機用戶進行訂購試用。值得一提的是,購買該公司核磁共振設備還可享受到核磁共振搬家服務。
武漢中科牛津波譜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華匯報新型400HZ核磁共振檢測儀的優良性能
在下午的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王英雄、上午的主持專家楊海軍、顏賢忠,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黃挺先后進行了四大專題的報告。報告題目按專家出場序依次為“核磁共振擴散序譜與一維選擇性激發譜在甘油加氫反應中的應用研究”、“銅催化自由基反應機理的順磁共振研究”、“NMR在生物類似藥高級結構比對研究中的應用”、“雙信號抑制的高效液相色譜—定量核磁共振聯用法測定阿維菌素B1a的純度”。整個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對每個報告都踴躍提問,學術討論的氣氛一浪高過一浪。
與會專家踴躍提問1
與會專家踴躍提問2
與會專家踴躍提問3
楊海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波譜年會的召開非常成功,促進了核磁共振從業人員,特別是領域內環北京領域專家、行業技術骨干的交流溝通,對進一步提升國內核磁共振檢測隊伍的科研能力具有積極意義。
2017北京波譜年會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