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協會動態  >>  正文

      從工業2.0到3.0....中國智造的4.0之進階
      路他會怎么說?

      發布時間:2017-5-25     來源:中國工控網

      2017年5月23日,第十六屆“工業自動化與標準化” 研討會在京舉辦,此次會議由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124)秘書處主辦, 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ITEI)技術推廣中心及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現場總線專業委員會秘書處共同協辦。

      工業自動化與標準化研討會已經走過了16個年頭,從創辦至今,一直得到了工業界和各位專家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也已經成為了國內外工業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重要的平臺。此次研討會圍繞推進中國智能制造和中國工業化進程的頂層方面的政策措施以及相關部委具體的行動、智能制造和中國工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關系、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要點及支撐這些核心要素的產品方案及集成化技術這四大主題展開演講及討論。



              首先,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二部戴紅主任致辭,她表示,智能制造標準化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發揮各方的優勢,群策群力,更好的推進。在落實智能化上包含兩個方面:一是落實國家規劃要求,全面啟動智能制造標準化工程,包括建立智能制造標準化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加快智能制造標準體系的建設、深化智能制造標準化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工作。二是統籌規劃協調推進,包括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協調推進工作機制、研究開展智能制造重點領域試點示范、進一步加強國際標準化工作等等。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與產業化司楊咸武副司長認為: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對制造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產業形態和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當前世界制造業發展呈現出四個重要的趨勢:一是智能正成為制造業的關鍵要素。第二是服務促進產業模式不斷的變革,正在重塑我們制造業的價值鏈。三是可持續發展成為制造業與自然、社會協調的重要主題。四是制造業大數據和平臺成為高附加值服務的重要支撐,也是未來競爭的焦點。而中國的制造業,也在經歷由大到強的轉變。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重大裝備處汪宏認為,當前我國工業處在工業2.0和3.0并存階段,應當針對智能制造展開分類分層次推進,同步開展“4.0示范引領,3.0推廣和2.0補課”的模式,推動不同階段地區企業實現全面提升。在內容上要著力培育三類主體,即智能轉型特色應用主題,智能技術與裝備主題以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集成商主題。同時,著力夯實兩大基礎,即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基礎,智能制造標準基礎。最后,著力構建三種機制,多領域融合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轉型的產業協同機制以及區域內外資源集聚共享的開放合作機制。



              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智能制造與裝備工業處耿磊處長介紹:“近年來北京搶抓中國制造2025的機遇,堅持把智能制造作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途徑,鞏固提升智能制造創新優勢,加快推進關鍵之裝備產業化,大力推進智能制造應用示范,成功突破了一批智能制造核心技術,打造了一批國家級公共服務平臺,樹立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業,培育了一批全國領先的智能裝備與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未來,我們將在智能制造核心技術、建設智能制造產業創新載體、加快發展創新企業、優化全市智能制造空間布局、推進京津冀智能制造協同發展等方向努力。


      在領導致辭后,隨后進行的就是企業演講階段,關乎智能制造,他們究竟能夠為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


              三菱電機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富澤克行 為觀眾介紹IoT在生產現場的應用、e-F@Ctory的精髓及相關案例。他指出,現在的制造業進入“ABC”時代——A就是人工智能、B是大數據、C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在IoT應用上要從工程鏈和供應鏈兩個角度去考慮,它包含從生產線上的各種數據采集、對數據進行建模、以及將數據采集后為用戶使用。基于此,三菱電機的e-F@ctory架構分為三層,從上層的IT系統、中間層邊緣計算層到下層物理層的有機整合,為用戶發力智能制造提供解決方案。最后在應用案例上它更是強調,在邊緣計算層怎么樣做到AI和人工智能,是我們三菱電機正在研究的一個方向。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西門子工業自動化部的總經理衛岳歌先生指出,西門子一直引領離散工業加快數字化企業進程,并闊步邁向工業4.0。 其中,西門子對于“數字化雙胞胎”的概念有著多樣化的理解:第一是產品,第二是生產工藝流程,第三是設備的數字化。基于此,西門子推出涵蓋整個價值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它涵蓋工廠數字化的整個生命周期,并為整個工業的過程提供相應的軟件服務,其中包括MES、MOM系統和Mindsphere工業云等等。西門子利用軟件對生產環節的各個流程進行仿真,通過數字化雙胞胎能夠在虛擬平臺里面完成一系列流程,因而將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效率。



              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顧建黨先生講述了新常態下的智能轉型之道。他指出:詮釋工業4.0或者智能制造非常注重工業技術、IT技術及智能技術的融合,未來工業將會呈現智能化轉型。從智能化、創新以及再到實現解決效率、數字問題及成本等問題這三大層面來看,在過去3-5年,菲尼克斯步步進階,從戰略合作到建立生態聯盟等層面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一,菲尼克斯,打造了菲尼克斯智能戰略推進聯盟,打造政產學研用的產業生態;第二,作為德國工業4.0的示范 ,菲尼克斯工廠將工業4.0的元素有機結合;第三,菲尼克斯為中國推動智能制造輸送人才;第四,菲尼克斯和海爾攜手去推動海爾推動智能生產線戰略落地;第五,菲尼克斯與工控速派、工控貓合作打造工控圈互聯網產業新模式。



      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標準協會主席BruceKraemer先生為觀眾進行IEEE802工以太網新標準的報告。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是由45個技術協會的40多萬個技術人員組成,這些人員分布在160個標準和相關的活動來促進技術、知識的協同應用,提高經濟和社會水平。關于工業自動化方面,從連接設備到IP的通信,再到以太網網絡的通信,這些都是發展趨勢, 從這個歷史的發展路線,從標準到通信,在未來同樣還會有很多很多網絡解決方案會在工業自動化領域里產生。


      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上海研發中心總監魏震博士指出,各個國家紛紛提出來講智造愿景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市場和社會的需求; 第二,通訊技術、半導體技術、軟件技術、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造就企業數字化轉型。再回到互聯企業,其實本質上就是IT技術和OT技術的融合。IT技術指信息技術,而OT技術則認為是傳統的工業技術。IT技術和OT技術的融合,能夠實現數據的交互,更容易的交互。并且,除此之外,安全領域的技術也很重要。目前,羅克韋爾自動化在設備層面除了傳統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之外,也開始使用傳統的IT技術,不論是油氣廠商還是奇瑞捷報路虎,羅克韋爾自動化希望看到這樣更多的工業設備出現在合作伙伴的工業生產線上。


      倍福自動化有限公司中國區執行董事、總經理梁力強介紹,工業制造技術在實現智能制造中體現重要作用,所以倍福自動化定義為創新驅動型企業,作為德國第二大控制系統供應商,它每年投入8%(5000萬歐元)用于技術研發;在協同標準上,倍福是國際標準領域的制定者和推動者、PC控制技術的倡導者和主要推動者以及開放式控制系統的倡導者和主要推動者,為非標設備控制另辟蹊徑。同時,倍福還是PLC open組織的、OPC基金會以及工業4.0尖端集群的領導—— IT’S OWL的重要成員。最為工業4.0的先行者,倍福走AT+IT+PC conrtol 再到CPS的技術路線,也就是一開始利用信息技術提升自動化技術。而在落實本土化的合作上,倍福是的領導者和中國制造2025的重要參與者。



      在安全問題上,南德認證檢測(中國)有限公司軌道交通信號與機車車輛高級經理吳永認為,從工業1.0到工業4.0,安全的內核和外延已經發生變化。產品定制化、縮短產品周期、變動的市場以及小批量生產都是對于生產的挑戰,但也催生了諸多的安全問題。工業4.0的時代安全應當做到可知可控,比如在智能工廠中涉及人機交互的機器人,就應該做到可視性及透明性等。“看見、理解、做好準備和步進優化。”是處理安全問題的關鍵點所在。而當今的部分認證是靜態并費力的,且生產線的配置已經完全可知。因此,新的修改和配置、對設備進行重新評估、重新認證才能締造可配置的安全控制系統。也就是說,當今的CE+CE并不等同于CE。除了對設備進行重新評估及認證之外,我們還需要對產品進行風險評估及預測。



      西門子德國工業4.0首席專家 MR.Thomas.Hahn指出:德國工業4.0、智能服務世界以及工業4.0系統是主要驅動力,在這其中智慧工廠通過IoT將技術流程與業務流程結合,,將德國的生產基地推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而在智能服務世界中,使用安全的云基礎架構及提供新型服務平臺是德國互聯網經濟的基礎。數字化影響了生產模式、價值創造過程乃至于產品的質量。介于此,西門子提供多項發展措施,以促進制造業進行轉型。



      CLPA協會技術部會長有馬亮司在介紹網絡協議時說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有效利用將成為關鍵。大量數據被集約在云端設備或者是云服務器上,新的應用方式將顛覆傳統的IE技術。從生產管理層來看,實現經營層的垂直互聯互通,并實現不同地域生產管理層接口的標準化,并實現經營層軟件的相互兼容,實現由經營層向生產管理層的訪問權限的控制。從現場網絡層來看:確保生產的安全性及連續性,實現現場網絡的無縫互聯互通、以及實現loT時代的高速大容量通信性能顯得非常重要。相對于當初的網絡協議開發,CC-LinkIE網絡協議提供了更好的與上層網絡系統的互聯互通性,使用瞬時通信則更簡單且更容易的實現生產管理的互聯互通化。



      國際電工委員會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技術委員會(IEC/TC65)主席 Mr.Ingo Weber則介紹了IEC/TC65的關乎智能制造的相關工作。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指采用信息及信息技術提高整個生產相關的生命周期的生產效率。但是,這可能不是最終的TC65的定義,例如該定義未涵蓋通過信息模型實現自我組織,自我優化,自我生產及可持續性等內容。、在工業自動化領域,智能制造的要求頗多,通過近400個制定及維護的標準,TC65已對智能制造提供支持,大量所需的后續標準也將被納入TC65當中。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蜜臀Av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 无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天堂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天堂一区人妻|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 | 日韩社区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无码中出一区二区| 日韩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一区二区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福利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 清纯唯美经典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一区在线 | 91大神在线精品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