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加快發展新質生
      產力,打造發展新優勢

      發布時間:2024-3-8     來源:通信世界    編輯:衡格格    審核:張經緯 王靜
      摘要:3月5日兩會召開,在高質量發展目標的指引下,新質生產力受到熱議。從政府工作報告到地方代表團審議,從政協委員提案到人大代表議案,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熱詞。新質生產力為何重要、怎么發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特別撰文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塑造發展新動能的客觀要求,是打造發展新優勢的必然選擇。

      意義作用

      從理論看,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以創新為主導的,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相對于傳統生產力而言的,是社會生產力經過量的不斷積累發展到一定階段產生質變的必然結果。

      從實踐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必由之路。我國經濟正處于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是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我國未來不斷形成新質生產力的主要努力方向。新質生產力將會推動技術、資金、人才、數據等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持續優化、不斷提升配置效率。

      發展情況

      從技術層面看,新質生產力持續追趕,部分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前沿技術加快研發布局與應用探索。如,量子計算原型機研發性能指標不斷提升,量子糾錯實驗驗證取得突破,應用探索廣泛開展。數字技術開源共享生態逐步建立。中國開源云聯盟先后發布系列許可協議,我國云原生開源項目數量破百,主要國際社區項目中超過20%的開源項目來自中國,貢獻度躍居世界第二。

      從要素層面看,新質生產力量質齊升,數據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要素稟賦結構優化。我國經濟發展的比較優勢加速從勞動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轉變,勞動力全球占比由2010年的24.7%降至2022年的22.8%,資本要素全球占比由2010年的20.8%升至2022年的27.8%。生產要素質量提高。勞動力素質提高,20102022年,我國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2.7年上升到14年。資本豐裕度明顯改善,資本形成總額由19.2萬億元上升至52.4萬億元。技術研發投入和產出快速增長,數字技術對工業效率賦能在20172022年提升了1.14倍。數據要素貢獻顯現。數據要素提升企業在要素使用、資源配置和創新決策等方面的能力,實現降本增效和價值倍增,形成數據驅動創新發展新模式,數據要素對經濟發展的貢獻開始顯現。

      從產業層面看,新質生產力加速升級,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載體。傳統產業穩步轉型。制造業重點領域數字化水平提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62.2%79.6%;服務業數字化、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取得新進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73%,提質增效顯著。人工智能在電子信息、汽車、鋼鐵等行業的研發、生產、管理全環節廣泛應用,形成上百種應用模式,有效提高了生產率。新興產業發展強勁。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總數突破200萬家,新材料、機器人等一批新興行業快速成長,“新三樣”產品增勢迅猛。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958.7萬輛和949.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8%37.9%,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31.6%。未來產業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量子計算機、新型顯示、腦機接口、5G-A網絡設備、超大規模新型智算中心、第三代互聯網等創新標志性產品打造加速。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北京、江蘇、浙江、江西等地都已發布未來產業相關文件,其他省份也圍繞量子信息、元宇宙、通用人工智能等重點細分領域出臺多個專項方案。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我國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百余種材料產量居世界首位,高端電容器等產業鏈斷點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重大裝備、重要基礎零部件、新材料等關鍵領域產業鏈建設走深走實。

      發展形勢

      從國際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贏得大國博弈戰略主動的關鍵競爭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將提升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加速大國崛起進程,可以說,新質生產力是大國崛起的重要推進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新質生產力的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縱觀全球歷史發展進程,哪個國家牢牢掌握了先進生產力,哪個國家的經濟就將在未來發展中占得先機。

      從國內看,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當前,高質量發展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但制約因素還大量存在。高質量發展需要新的生產力理論來指導,而新質生產力已經在實踐中形成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以5G為例,作為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5G“一業帶百業”和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不斷彰顯。截至2023年底,我國5G基站總數達337.7萬個,5G應用融入71個國民經濟大類,“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3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1.86萬億元。

      總的來看,新形勢、新背景下,我國新質生產力發展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核心標志的全要素生產率水平持續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國全要素生產率水平仍不高,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新質生產力發展空間依然較大。

      發展建議

      一是用好新型生產工具。技術層面加強基礎性、前瞻性技術研究,適度超前部署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項目,加快補齊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先進工藝等短板。產業層面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加大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6G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加速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科技等未來產業。

      二是培育新型勞動對象。建立工業數據流通規則,強化工業數據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數據資產登記等制度規范的研究制定。推進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制定數據格式、接口、存儲等軟硬件通用標準,數據登記、數據交易、數據共享等環節通用規范,深化企業數據管理國家標準(DCMM)貫標。加快培育數據標注、清洗、聚合等大數據產業,開展大數據產業發展示范,推進大數據產業鏈現代化。

      三是打造新型勞動者隊伍。優化鼓勵原創、寬容失敗的創新創業環境,面向新質生產力重點領域,遴選支持一批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強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探索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模式,持續提升職業教育質量,支持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四是塑造新型生產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構建有利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暢通“科技-產業-金融”循環,打通從技術創新到產業轉化的堵點卡點,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丰满熟妇浪潮一区二区AV| 亚洲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精品人妻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免费在线视频一区| 麻豆视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 亚洲av综合av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欧洲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一区|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老熟妇仑乱视频一区二区| 自拍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大香伊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 国产拳头交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AV一区二区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