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會官方微信

      首頁  >>  新聞資訊  >>  焦點新聞  >>  正文

      綠色、創新、人才……新力如何繪新圖?

      發布時間:2024-3-13     來源:中國工業報    編輯:衡格格    審核:張經緯 王靜

      新質生產力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新質生產力如何打造?如何以新力繪制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藍圖?今年兩會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對話》欄目邀請了中國工業報、經濟日報、財經雜志、國資報告等媒體人士,與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于旭波,全國人大代表,首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民革等,以“新力繪新圖”為題,共同探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路徑。


      推動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

      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因此,綠色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話題。

      于旭波表示,當前,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是企業競爭中一個基本的門檻。要全面推動產業綠色化和綠色產業化,全面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以機床行業為例,近年來,通過技術改進,實現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能大幅提高,排放大幅減少。再比如,過去紡織行業的碳排放較高,特別是,印染行業又占到紡織行業碳排放總量的36%,為此,通用技術集團所屬的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聯合中石化、地方企業共同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品質原液著色聚酯原位法連續聚合技術應用”項目,2023年實現了全球首臺套年產10萬噸高品質原位聚合原液著色纖維生產線一次性投產成功,歷經7年技術攻關的成果成功實現產業化,推動了化纖行業的綠色低碳制造。

      于旭波還談到,智能化是實現綠色化的重要抓手。比如,工業母機的智能化生產可以大大提高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滿足下游要求,節省原材料,改變生產環境。要實現全產業鏈、全社會的綠色發展,上下游需要共同努力,協同研發。


      左上:于旭波,右上:張曉侖,左下:趙民革,右下:吳金慧。

      張曉侖認為,企業要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第一要進行綠色設計,第二要進行綠色制造、綠色運維、綠色服務,并利用自己的設計力量,為社會提供綠色工廠、綠色車間、綠色建筑等。第三就是積極研發應用促進綠色發展的新裝備、新技術、新產品,為助推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作出貢獻。

      實現綠色發展離不開能源轉型。張曉侖表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關注氫能的發展,并在氫的運輸儲存方面有了突破,為車載氫燃料、加氫站制冷等提供了相應解決方案,將助力氫能源的應用。

      趙民革介紹,本世紀初,首鋼集團為了首都的綠色發展,進行了工廠的大規模搬遷。“所以,在首鋼發展規劃里一直把綠色作為底色。”2020年,首鋼股份成為世界鋼鐵企業中第一家全工序完成超低排放的工廠。如今,首鋼很多廠區的PM2.5排放濃度比相鄰的市區要低。鋼鐵行業里也有很多工廠申請成為了3A4A級的景區。當前,企業不僅全力進行減排,還在著力推動治碳,實現生態性、安全性和經濟性的統一。

      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吳金慧在對話中表示,幾位代表委員帶領的企業都是工業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是央地國企,承擔著引領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責任。這些企業不僅注重自己的綠色生產、綠色發展,也打造了一些綠色產品、綠色工程和綠色技術,為相關行業、產業形成綠色生產力提供了重要支撐。期待未來推出更多的綠色解決方案,支撐工業、制造業的綠色轉型升級,推動工業在更大范圍、在多個領域、以更快速度形成新質生產力。

      創新前沿技術賦能傳統產業

      創新技術的應用正在為傳統行業打造新質生產力。趙民革表示,在鋼鐵行業的制造流程里,越來越多的排產是通過數據進行的,跟過去的經驗和知識庫結合在一起,就會進行科學判斷。此外,在質量判斷過程中,應用智能化技術也會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一個重大的原創技術的誕生,意味著一次企業的轉型升級。”趙民革認為,企業要更多發揮主體責任,要瞄準行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下游企業的需要。要實現原創技術的突破,就要保持對于新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敏感性,還要保持持續的研發投入。在此次全國兩會上,趙民革還提出建議,設立國家鋼鐵低碳技術創新中心,進行頂層設計,制定相關標準,集中力量進行重大技術攻關。

      張曉侖指出,基礎性、前沿性、緊迫性、變革性的“四性”技術研發非常重要。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圍繞我國未來20年機械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了研究,探索顛覆性技術的產生機制、環境,也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了建議。此次全國兩會上,張曉侖提出兩項提案:一是建議完善改進已有的首臺(套)政策,支持首臺(套)裝備在應用過程中不斷迭代、升級,真正提高國家的制造能力和水平。二是要支持工業母機的發展,解決“卡脖子”問題,實現產業鏈的安全和自主可控。

      于旭波表示,為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在高端數控機床的研發方面,通用技術集團整合社會創新資源,創立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高校院所的力量,主動承接國家重大項目解決“卡脖子”問題,特別是聚焦原創理論和原創工藝的研究。此外,在醫藥領域,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賦能精準治療,賦能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研發。他建議,國家制定科技成果評估規范的國家標準,建立國家層面的估值平臺,鼓勵更多的市場化機制的專業機構,推動創新成果更多服務于新質生產力發展。

      適應新需求激活人才動能

      所有的創新活動都是需要人來完成的。企業該如何適應新質生產力的要求,激發人才的活力和動能?

      張曉侖認為,創新人才可分成三類,一類是發明家,也就是進行從無到有的開創,一類叫“探索者”,還有一類是企業家。一個企業想留住優秀人才,首先需要有尊重人才的文化和氛圍。第二是要讓人才有事干,成就事業。第三是要進行有效激勵,根據他的需求為其解決實際問題。

      于旭波表示,通用技術集團建立了自己的人才通航體系,對領軍人才、經營人才等都進行了定位。對于每一個科技人才都進行評級,賦予權限,賦予待遇。在全國兩會上,于旭波還針對適應新質生產力的人才培養提出建議,希望對于制造業的轉制院所和領軍企業,給予授予碩博士學位的資質,讓企業真正參與科技創新人才、工程科技人才培養。

      趙民革介紹,在首鋼集團,有兩類創新性人才是受到高度重視。第一類是技術創新人才。比如,對于首席科學家,給予三個配置資源的權利,一是由他來決定研發方向,二是為了研發方向配置研發資源,第三是配備人才團隊。第二類人才是技能人才。現在很多現代化產線對技能人才要求非常高,因此,集團建立了從首鋼工匠到高級技師、技師,到各個子公司的工匠等的人才體系。

      全國政協委員、《對話》主持人陳偉鴻表示,“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渴望看到技術革命性的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的配置,更渴望看到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當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正在努力,用心、用技術、用創新繪制更多更好的新質生產力的藍圖。”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福利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ww|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 亚洲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多人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无码一区18禁3D|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91| 国产一区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麻豆|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