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交所官網更新上會結果公告,思看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看科技”)成功過會。
上一次上交所IPO過會的還是47天以前的凱普林。
值得注意的是,思看科技是“科創板八條”發布后首家過會的科創板IPO企業。
被問了哪些問題?
本次上會,沒有需要思看科技進一步落實的事項。會上,上市委現場問詢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兩點:
一是請發行人代表結合公司所處行業、產品特點、應用領域銷售模式等說明公司經銷商分散、流動性較大、演示用機結存較多等是否具有商業合理性,是否符合行業慣例,并說明收入確認是否真實、準確。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二是請發行人代表結合公司主要產品的技術優劣勢、客戶結構及需求、市場占有率、固定資產投資等,說明公司主要產品市場空間拓展、經營業績增長的可持續性,相關風險是否已充分披露。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可以看出,上市委在審議時,對新上會IPO公司的收入真實性、未來成長性尤為看重。
被追問的IPO之路
回顧思看科技這次IPO的歷程,從2023年6月獲受理到一年后8月看似一帆風順,其實暗流涌動。公司“硬實力”一直備受交易所關注。
最終上會被面詢的兩大問題——公司核心技術和技術先進性問題、主要產品及市場競爭力和成長性問題,審核機構在前兩輪問詢中均作為重點問題反復、詳細地問詢。
而公司一騎絕塵,遠超同行可比公司均值的高毛利率(接近80%),其合理性和可持續性也被關注。與之相關的,第一大客戶研制出競品帶來的產品替代風險、經銷收入確認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等也是IPO一路以來交易所關注的問題。
除此以外,兩次問詢也對思看科技本次IPO的募投項目、募集金額予以關注。
7月26日更新的上會稿里,上述項目明顯有了大刀闊斧的改動。募投項目中去掉了修建大樓、打造營銷中心的計劃,其他項目的金額也有所下調,補流用的金額更是驟降一半以上,募資總額下調了三分之一。
業績連年增長
本次IPO,思看科技的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審計機構為中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律師事務所為浙江天冊律師事務所。
公司的產品主要為各類三維視覺數字化產品及其配套硬件、軟件和服務。公司三維視覺數字化產品涵蓋手持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跟蹤式3D視覺數字化產品、工業級自動化3D視覺檢測系統等系列。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整車及配件、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軌道交通以及萬物數字化、教學科研等多領域。
2021年—2023年(下稱“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6106.32萬元、20602.47萬元和27170.77萬元。
《國際金融報》觀察到,報告期內,思看科技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分別為29.88%、36.25%、36.29%、30.06%、30.06%和24.40%,公司經營業績增速較快。
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和財務指標 圖源:上會稿
本次IPO,思看科技擬募資5.69億元,分別用于3D視覺數字化產品及自動化檢測系統產能擴充項目、研發中心基地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公司計劃投入募集資金8720萬元用于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