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賬號?請注冊會員
      首頁  >>  新聞資訊  >>  會員動態  >>  正文

      聚光科技參與編制的《碳監測與溫室氣體監測技術》權威
      新書正式發布

      發布時間:2024-11-15     來源:聚光科技    編輯:衡盛楠    審核:張經緯 王靜

      2024113日,第17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期間,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在線分析儀器專家組委員 朱衛東教授主編的《碳監測與溫室氣體監測技術》新書發布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眾多業內同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聚光科技作為主要參編單位之一,受邀出席新書發布會。

       

      發布會現場:共話碳監測創新發展之路

      在新書發布會現場,聚光科技工業產品線總監 俞大海、工業應用事業部技術市場部總監 陸炎飛作為公司代表,以編委會成員和編寫人員的身份出席活動。

      會上,俞大海分享了新書編寫過程中的體會,并介紹了聚光科技在碳監測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與創新成果。他強調,聚光科技始終堅持自主創新,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碳監測技術水平,推動行業在精準監測和數據分析方面實現更大突破。他表示,公司將繼續聚焦碳排放監測技術的創新研發,積極支持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

       

      同時,陸炎飛在會上對新書發布會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并向與會嘉賓傳達了公司在碳監測領域持續創新、推動行業進步的堅定信念。

      新書內容概覽:全面解析碳監測技術

      《碳監測與溫室氣體監測技術》作為國內首部聚焦該領域的專業書籍,系統呈現了碳監測技術的全貌,旨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助力科技人員掌握前沿知識與實用技能。

      本書圍繞雙碳政策背景,系統介紹了碳監測、碳核算、碳計量、碳足跡及碳交易的核心知識,展示了國內外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涵蓋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非分散紅外光譜、腔衰蕩吸收光譜、氣相色譜等多種光譜與色譜技術,書中深入解析了各技術的原理、典型儀器及應用實例,全面總結了碳排放監測、碳匯監測、碳通量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方案。

      此外,書中對碳監測智能信息平臺及其與大數據、區塊鏈的融合應用進行了闡述,深入探討了溫室氣體監測的量值溯源、質量控制及數據質量管理,為碳監測領域提供了豐富的技術參考。

       

      聚光科技參與編寫的章節包括非分散紅外氣體分析儀監測技術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儀氣體監測技術腔衰蕩吸收光譜法氣體監測技術腔增強吸收光譜法與離軸積分腔輸出光譜法氣體監測技術碳排放連續監測技術以及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監測技術重點行業碳排放監測技術以及碳監測信息管理平臺與新技術應用等,期望幫助讀者加深對這些技術及其應用的理解。書中也結合了應用實例,展示了技術的先進性和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同時,書中介紹了聚光科技LGA-9100智能型半導體激光氣體分析儀、機載式激光氣體遙測儀、企業環境碳排放監測計量綜合管控平臺等,旨在為行業提供更符合實際需求的自主創新產品與解決方案。這種技術與應用案例的結合,希望能為學術研究和行業實踐提供有益參考,為碳監測領域的健康發展添磚加瓦。

       

      聚光科技積極為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有力支撐,提出(摸底核算)-“(達峰估算)-“(路徑管控)-“(效果評估)一體化碳排放管理體系,以地空天一體化立體監測網(一網)、數字雙碳管控平臺(一平臺)和碳排放核算及溫室氣體清單編制(一清單),實現碳排放核算數據化、達峰預測智慧化、監測評估自動化、雙碳管理業務化。

      公司還推出了多款自主創新產品,包括光腔衰蕩光譜法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閉路式CO2渦度通量分析系統、機載式激光氣體分析儀、氣相色譜法高精度溫室氣體分析儀、環境空氣ODS自動監測系統、無人機溫室氣體遙感監測系統、網格化二氧化碳在線分析儀等。

      聚光科技作為生態環境監測領域領軍企業,將始終以自主創新為驅動,為實現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希望與各界攜手,共同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邁向可持續的未來。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版權所有   |   京ICP備13023518號-1   |   京公網安備 1101020038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百萬莊大街16號1號樓6層   |   郵編:100037   |   電話:010-68596456 / 68596458
      戰略合作伙伴、技術支持: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機經網(MEI)

      主站蜘蛛池模板: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乱子伦 | 午夜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天堂午夜精品一区| 一区高清大胆人体|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级视频| 午夜视频久久久久一区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精品一区| 一区二区乱子伦在线播放| 动漫精品一区二区三区3d| 怡红院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丨 |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网| 国产一区韩国女主播|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8090精品久久一区|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一区二区精品综合|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观看| 成人丝袜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亚洲熟妇成人精品一区| 国产视频福利一区|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91精品国产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