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國產電子天平技術之前先回顧一下目前存在的業內知名度較高的電子天平品牌。頭部企業是市場公認的兩大電子天平品牌德國的賽多利斯、瑞士/美國的梅特勒托利多,無論發展歷史還是市場知名度都屬于頭部的企業。
緊隨其后的是波蘭的瑞德威,據說是世界僅有的能生產千萬分之一電子天平的三家企業之一。日本的島津也在國內經營多年,也有較高的知名度。美國的奧豪斯和日本的AND相對知名度要略低一些。相較于頭部的兩大天平品牌,這些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明顯要比2家頭部企業小一些。
由于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19世紀,歐洲、美國、日本技術在這個階段飛速進步,老牌的天平企業普遍在這個階段創立,并發展至今。目前高精度的I級電子天平普遍采用電磁力傳感器,利用電磁力平衡技術精確稱量。
國內電子天平技術發展起步晚,但是和其他產業一樣,進步也非常快。目前也出現了一些技術做的不錯的電磁力傳感器和電磁力電子天平估產品牌。以聯公精密測量為例,自研電磁力傳感器模塊,并推出了萬分之一精度的實驗室天平(220g/0.1mg)。根據透漏的測試視頻,十萬分之一的天平測試效果也不錯,應該很快也會推出,這是國產技術的重大進步,這個精度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的使用需求。
免責聲明:本站轉載自媒體的資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我們對文中觀點持中立態度,僅供參考、交流。若轉載或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