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第十屆《分析儀器》編委會2018年年會在四川西昌舉行。會議由《分析儀器》主編、第十屆編委會副主任、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主任張經華主持。辦刊理事會有關負責人、主辦方代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高級顧問閆增序等出席會議。會議聽取了2018年雜志編輯出版情況匯報。
2018年《分析儀器》實發學術技術稿件200余篇,是2017年發稿量的1.45倍。其中編委委員署名稿件30余篇,平均每期5篇左右,論文形式主要是分析測試報告和研究報告。這些論文的刊發,提高了本刊的學術水平。綜述論文是一種相關讀者特別關注的論文,據專家研究,綜述性期刊的影響因子往往大于非綜述性期刊。而非綜述性期刊通過發表綜述性論文提高影響因子是一種競爭策略。第十屆編委會非常重視綜述論文的組稿與刊發。2018年可以說是初見成效。2018年雜志共發綜述性稿件9篇,其中編委署名的有5篇,編委為第一作者的是張經華的《我國地方分析測試中心的發展與展望》。
邊寶麗編委署名的產品市場調研報告《京津地區國產溶解氧測定儀市場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雖然不屬綜述論文,但對行業內的有關經營者具有一定的借鑒。《分析儀器》今后將會繼續拿出一定的版面刊登此類文章,為業內的產品制造和經營者服務。
2018年《分析儀器》200余篇發文量創造歷史最高,其中基金資助論文量達73篇,也是歷史最高。基金論文水平相對較高。基金論文數量的增加說明《分析儀器》的影響力增加了,基金論文比也是衡量雜志影響力的指標之一。《分析儀器》的影響因子最高曾達0.6,但從2011年起,影響因子一直呈下降趨勢。據中國知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分析儀器》的影響因子為0.414,與往年相比,有所提高,雖然幅度不大,但是一個好轉的信號。
編委會肯定了2018年《分析儀器》編輯出版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提出2019年要鞏固2018年的增容成果,要繼續發揮編委委員的優勢,促進投稿,形成較大的投稿流。編輯部自身也要加強建設,加大工作人員年輕化的步伐。
本次年會與2018年全國地方分析測試協(學)會創新戰略聯盟理事會一并舉行,年會的召開得到四川省分析測試學會的大力支持。